日前上载了有关我与幼儿们的亮相在报章的故事,
那两篇刊登在《光明日报》副刊系列之“拥抱大自然”的报导。
然而,依旧觉得意犹未尽……
内心仿佛还积压着千言万语,想一股脑儿一吐为快!
与筱筠天南地北,侃侃而谈了近两小时后,
她竟犹如我心里头的一条聪颖小蛔虫……
可以细读我的思维!
正确无误地将我内心深处对自然境界遭受吞噬的唏嘘,
及渴望小孩回归大自然的期许完整地报道出来!
一则是当年黄毛丫头的我孩提时在家乡小渔村度过的快乐童年岁月,
另一则是如今身为幼教老师的我和小孩共同学习和成长的欢乐时光!
容许我在这小天地里,把她在这系列报导里的名句语录转载在此。
化为瞬间的永恒,等待日后的我细嚼回味这些美好的画面……
大地是导师,旧时玩意不落伍
(转载自光明日报副刊之《拥抱大自然》系列一,4/1/2010)
無論是嬰兒潮世代或年長一輩的大馬人,都曾經享受過自由且天然的玩樂方式。然而,對於生活裡充斥著線上遊戲、即時通訊的新一代來說,前輩的童年玩意似乎是過時而落伍了。
分別來自大馬半島東、西海岸小鎮的朱慧儀(28歲)和蕭翠璇(33歲)忍不住慨嘆,不過是數十年的時間,他們孩提時認識及體驗大自然的方式,與成長於這個年代的孩子已經徹底的不一樣了!前輩的童年玩意似乎是過時而落伍了。
數十年前,人們的生活和自然界是緊密相依的,赤足踩在土地上,感覺泥土的潮濕/干燥/生機勃勃,大地賜予我們口糧,愉悅的環境,人與自然的關係是直接的。如今我們的感官都被電子產品刺激得麻木了,科技的進步讓人類付出的代價,就是感官的敏感度日漸萎縮。
在閱讀過《失去山林的孩子:“拯救大自然缺失症”兒童》這本書後,有人衝動地想到藍天白雲下奔走、到溪裡去跟小魚一起暢泳嬉戲;而美國人看了此書,激發了幾千萬人聯署敦促美國國會通過“讓兒童走出戶外”的立法運動,這證明了人對大自然的根本渴望。
在聽取朱慧儀和蕭翠璇不斷描述小時候如何在小溪邊捕蝦,在果園裡等待果樹長大的過程中,我們都發現,這些都是現代小孩不太會做的事。
在《失去山林的孩子》中,作者理查洛夫(Richard Louv)推敲人類的第8智慧,就是存在自然中的智慧,只是那是得等待有人出現才能被學習的課程。從蕭翠璇描述她在霹靂州近紅土坎班台漁村(Pantai Remis)的多姿采童年歲月中,我們不得不認同他的說法。
作為一個曾與自然十分親近的老師,在漁鄉長大的翠璇,擁有與城裡孩子不一樣的童玩。
“從小我們就在海邊的船上,和大自然玩遊戲。我們的遊戲很簡單,從一艘漁船跳到另一艘漁船,這其中要懂得跳躍的力度和技巧,還要掌握風向,否則風吹船動起來,船身之間的距離一旦拉闊了,就變成跳海了。”說起小時候玩的遊戲,翠璇顯得特別熱絡。
在大自然漫遊的孩子,會很快地為自己找到一所庇護所,翠璇回想起來,好像都沒有小孩在哪裡受過傷,即使是大家在玩鬧中互相測試玩伴的極限。
每個自然的地點,都藏有無限大的資料寶庫,會有源源不絕的新發現,“每逢出海捕撈的漁船相繼歸航時,小孩子都會分外雀躍。”翠璇興致勃勃憶述:“碼頭旁,看著大人們將堆滿船艙的漁獲卸下,碼頭上一派繁忙的景象,我們這群玩得滿身大汗的小孩也未得閒。從一堆海產跳到另一堆海產,靠著大人們平常所教的海鮮類常識,開始為那些蝦類、螃蟹類、八爪魚,還有為各種魚類如甘榜魚、白鯧魚等分門別類。”
“只要伸直雙手一把捉,就可以連魚帶蝦地把它們兜上來,太有滿足感了!”大自然的遊戲讓人脫離人類活動的有限視野,廣義來說,它是讓人進入更廣闊世界的通行證。
翠璇聳聳肩說:“這堆濃烈的海產腥味,可能是城市生活的神話,竟也可以讓我們度過好些愉快的年月。”
小時候的假日活動不是到廣場購物或到戲院看電影,而是一早向不出海的鄰居借來的一艘漁船,不管是小艘抑或大艘的,一家人就擠上去,把船駛到港灣,就在岸上野餐起來,小孩子們老早就“通山跑”了,直至日落西山才返家。
“我還記得,我們最期待的日子便是雨天,下過雨後的溪水漲到半身,小孩都會自然聚到溪邊,一躍像魚兒般在溪水中暢游;水退後,大家又會安靜地坐在溪邊,觀察有沒有小蝌蚪出現,然後七手八腳把它裝進透明的塑膠袋裡,比拚誰盛得最多!”
那時候的小孩都不必上游泳班,都是大自然教的。孩子們認識的昆蟲類如瓢蟲、螳螂、蜘蛛都不是從書上看來,而是真實地在野外相互比拚誰捉得最多的過程中而認識的。所以,大自然的面貌於他們並非抽象的,他們都用五官去感受、體驗。
當大家玩得有些累的時候,“我們就爬到樹上,物色可以支撐自己體重的樹幹,甚至索性在樹上睡起覺來。”這種以大自然為家的做法,絕不是現代高床暖枕地享受空調的小孩可以理解和接受的。
雖然家裡也裝置了一部電視機,但其吸引力遠遜於戶外活動,“太多遊戲可以玩了,都玩不膩!”翠璇衝口而出,只是後來玩伴越來越少,她也不得已轉迷電視節目了。
那翠璇漁鄉裡的土樓呢?“自父親去世,全家人搬到了吉隆坡後,大樓早被白蟻嚴重蛀蝕,倒了啦!依舊在那裡成長的孩子也沒有停止過戶外活動,可是現在看起來,他們玩的遊戲不比我們以前多,不比以前精彩也!”
縱使兩座屬於她們的大自然遊樂場也已走進了歷史,但曾經在她們心靈烙過的深刻感受,一直都在內心發酵再發酵,身為老師的她們,從未有一刻忘記,從大自然中經歷過一些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東西,她們要將這些東西傳授給下一代。
孩子們損失了甚麼?
許多像慧儀和翠璇這一代人,理所當然把大自然當作生命的禮物,也覺得下一代必定要和我們一樣。到底,沒有了這些大自然的體驗,我們會損失甚麼?
“失去的是觀察力和洞悉力,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歡樂與感情。”這趟翠璇和慧儀齊齊收起了笑容,慧儀一臉認真地說:“大自然一定要去接觸,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比較懂得愛護大自然,不會隨意破壞大自然;而瞭解了大自然生生息息的小孩,他們更懂得珍視身邊每一個生命。”
翠璇也認同她的說法,並補充說:“像城裡的小孩要甚麼有甚麼,他們都是一群過度受保護的孩子,其想像力、創造力和解決困難的能力相比以前的我們是較弱的。”
她說,以前在大自然中接觸的昆蟲,皆是靠自己細心留意特性,然後把它們帶回家,或養在罐子,或塑膠袋裡頭,才慢慢對有關昆蟲的需要瞭如指掌。“能夠辨別和欣賞自然體系的真相,是培養創造力的關鍵因素,要知道創造力對未來的成長生活發揮重要作用。”
既然大自然的好處多籮籮,我們是否該想想辦法,為孩子與大自然築一道溝通的橋樑?
孩子沒得選擇,有選擇的是我們大人,是時候讓孩子們重返大自然了。
相关小故事:
这篇报导写得非常好,写得非常贴切。孩子对大自然越来越陌生,大自然逐渐的消失,都是人们贪婪物资享受的后遗症。很无奈!
回复删除但很高兴看到你为孩子们这么付出,也很努力的让他们体会大自然的奥妙。非常感动,非常欣慰。加油!阿宝支持你!